-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栏[05/29]
-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收[05/29]
-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投[05/29]
-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征[05/29]
-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刊[05/29]
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分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医院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同时人才队伍建设在学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是各级医院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基层显得更为突出。从
0 引言
医院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同时人才队伍建设在学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是各级医院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基层显得更为突出。从过往的经验看,提高医院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最为重要的手段是开展有效的继续医学教育[1]。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现状并不乐观,医务人员无论是对于实际操作的学习与训练,还是对专业技术钻研与提高,参与度均不高,表现为参与热情及动力严重不足,这一现状严重影响继续医学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如何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学习意识、参与专业技术研究热情,这是各级医疗机构面对的现实课题[2]。本文立足工作实践,对提高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详尽报告如下。
1 目前继续医学教育之主要问题分析
1.1 来自于医院管理的的问题
医务人员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积极性不高与医院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要影响因素为以下三方面[3]。
一是对继续医学教育重视度不够。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基层医疗单位针对继续医学教育并没有独立的管理办公室,而是长期依附于医疗部门,更无专业管理人员,导致继续医学教育整体安排管理不规范,主要教授内容、授课形式、开课时间等缺乏系统安排,随意性较大,常常出现授课时间与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冲突,或者授课内容与医务人员现实工作需要不符,直接影响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性。另外,从医院领导的层面来看,更多地强调临床工作与经济效益,而忽视对医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因此,资金的支持力度相对薄弱,导致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经费不足,顺利开展下去难度较大。
二是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压力较大。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级医院之间的竞争加剧,因此,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决定着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而绩效考核的实施要求医务人员必须高质高量的完成本职工作任务,致使医务人员日常的工作基本处于超负荷状态,所以尽管继续医学教育关乎医务人员实现自身的长远利益,但繁重的临床工作让更多的医务人员抽身无术,导致继续医学教育很难真正落地。
三是继续医学教育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就医学领域而言,所涉及专业相对较多,由于医务人员之间因工作经验、学历、专业等方面的差异,对于继续医学教育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讲授相对基础知识,对于高年资医务人员无任何意义,而讲授太前沿的技术内容,非专业或低年资医务人员又根本听不懂;统筹兼顾是培训工作过程中最需考虑,又最具难度的问题。也正是这一问题,使得继续医学教育缺乏针对性,严重制约继续医学教育作用的发挥。
1.2 来自于医务人员自身的问题
对于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医务人员自身也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4]。
一是对于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目前医务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情况看,他们参与的主动性不足,多是由于单位要求、晋职晋级需要等自外部强制所为,因此,现实的表现就是被动学习为主,主动学习为辅,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效果很难得到提升。
二是将继续医学教育当成任务完成,忽视个人成长的因素。由于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不规范,更多的是走形式,存在违规现象,使得大家对学习更加不重视,认为这只是医院要求完成的任务而已。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使得医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学习积极性降低,严重影响医院整体继教达标率的提高。
2 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学习积极性之策略探讨
2.1 重视继续医学教育
医院各级领导要全面负责继续医学教育工作[5]。首先要高度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专门的继续医学教育组织机构,负责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及工作的落实。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充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在落实过程中,需明确各科室、各专业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及培训负责人,确保落实到位。其次明确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及方法,通过培训学习、相互交流、外派学习等方式,全程管理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针对性的教育途径。其次全面落实人员、学习场所、设备等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提升教学效果奠定坚实基础。最后引导医务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宣传教育,明确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医务人员也要查找自身学习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认识,明确继续医学教育既关乎医院发展,更关乎个人未来的成长,因此,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重要。
文章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网址: http://www.zgjxyxjyzz.cn/qikandaodu/2020/072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