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浅谈医学教育改革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医学教育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投入重视程度的增加,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一、引言

医学教育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投入重视程度的增加,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学教育蓬勃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务工作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在支持和推动医学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对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面对疫情提出的新挑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待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文章主要从教学方法、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院校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开展多方面的教学方法。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临床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并用,如利用影视资料让医学生在视频中观摩,条件允许的话让学生随门诊医生接诊病患、随住院医生查房,以及在实际病例中观摩,又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病人病情等,尽可能让学生在接触现实病人前,先在学生间进行模拟演练。同时要注意在临床操作前,如问诊、体格检查前取得病人或其家属的同意[1]。

在学生基础课学习阶段也可以让学生多去实验室参观或进行实验,真实立体的接触相关知识;在临床实践阶段可以开展临床技能培养,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可以对现有的考评方式进行改革,添加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评。

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教师将需要授课的关键内容变成科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线索,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各成员可以利用不同的手段收集相关信息,如图书馆、网上数据库、请教专家教授等途径,汇总获得小组内的统一的答案,再在课堂上不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共识。教师的作用在于布置任务、引导讨论方向、纠错总结。PBL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归纳总结和表达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将“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方法和“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case-based learning,CBL)引入到医学教育课堂[2]。

三、增加虚拟仿真实验

受办学条件和经费所限,目前很多医学院校的实验条件还存在实验内容相对落后单一和仪器老旧等问题,虚拟仿真实验的引入可以大大弥补这一不足。可以引入很多与医学相关的新的实验内容如热辐射与红外扫描成像综合实验、核磁共振实验、高温超导实验、奥林巴斯显微镜等实验内容,这些实验内容一定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降低了对实验室环境和场地的要求,以及后期仪器保养,维修等费用。另外像放射性研究实验之前许多医学院校都在开设,但是现在无论是放射源的获取还是保管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在公安机关备案,因此目前该实验开设起来难度较大,而引入虚拟仿真放射源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四、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现代医学发展速度快,知识的更新迅速,医学院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如果不及时更新,毕业后就极有可能被淘汰,这就给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终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需要能够及时地、不断地补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来完善自己的业务能力。因此,基础医学教育对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通过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模式、增加前沿学科知识和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围绕医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造就高水平的医务工作者做好基础性工作[3]。

(二)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目前,我国没有针对医学生的职业教育,医学伦理学课程中医患关系的介绍学时较少,教学内容有限。没有医患沟通技巧方面的专门课程,医生的沟通技巧主要靠自身在医疗实践中摸索[4]。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可能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正反方辩论等,能有效地锻炼医学生在人际交往、医患之间的沟通表达能力。此外,通过早接触临床,如从第一学期就开始有计划的接触医院、病房、病人,培养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将交流、关怀患者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当中,增强从事医疗行业的职业荣誉感。

文章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网址: http://www.zgjxyxjyzz.cn/qikandaodu/2021/0118/656.html



上一篇: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反思现代医学教育
下一篇:以能力评价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系统的构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投稿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版面费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