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浙江画院建院三十五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From 2nd December to 5th December of 2019,a series of activities to celebrate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Zhejiang Painting Academy was held in Zhejiang Exhibition activities is the ending work for the celebration of the 70th an

From 2nd December to 5th December of 2019,a series of activities to celebrate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Zhejiang Painting Academy was held in Zhejiang Exhibition activities is the ending work for the celebration of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y Zhejiang Provincial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as well as the commemoration days of the 110th birthday of Lu Yanshao,the first director of Zhejiang Painting Academy .

1.《渚蒲随地有 村径逐门成》 陆俨少 43cm×27cm 1960 年

2019 年12 月初,冬日的暖阳以一种灿烂的姿态,投射在浙江展览馆宏大的建筑上,浙江画院庆祝建院三十五周年的系列活动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犹如三股喜悦的潮水,在这个时间的节点壮丽地汇合,浙江画院建院三十五周年的庆祝活动,也是浙江省文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高潮迭起的“献礼祖国”到这里又奏响了华彩的乐章。同时,也是首任院长陆俨少先生的110 周年诞辰。

浙江画院从1984 年12 月22 日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的幸运儿,她先后受到了我国近代两位国画大师潘天寿和陆俨少的特别关爱和悉心培养。

陆俨少先生担任了第一任浙江画院院长,他的治学精神和从艺精神,一直深深陶冶和引领着浙江画院,在陆先生的麾下聚集了中国画坛一批精兵良将:顾生岳、徐启雄、曾宓、潘鸿海、姜宝林、张华胜、何水法……当年画师们呕心沥血的耕耘播种,到如今业已硕果累累。此次浙江画院建院三十五周年系列活动以五大板块、千米展线、600 余件作品,来全面系统地展现浙江画院筚路蓝缕、砥砺奋进、走向辉煌的一系列学术成果。

三十五年的春华秋实,浙江画院努力创造出了一个学术思想开放、门类结构合理、艺术追求多元、创作交流活跃的环境;三十五年的春华秋实,浙江画院特别注重对各种流派、观点乃至地域文化的包容,注重每个艺术家在文化上、艺术上的差异,注重艺术创作结果在学术意义上的突破和变化。这些变化和成果,通过这次“浙江画院画师回顾展”,将建院以来最优秀的一部分创作作品展现了出来,基本体现了专职画师在勇攀艺术高峰过程中深浅不一的脚印,从中也折射出浙江画院老中青三代传帮带的整体脉络;这些变化和成果,还通过“浙江画院藏品展”,体现了画院成立以来,各路优秀中国画家陆续给浙江画院留下的部分墨宝,以及省政府委托画院收藏的一部分名家作品,让我们可以看到浙江画院吸收的艺术高原的新鲜空气,感受名家大师的探索高度。

1.《洪福桥头》 潘鸿海 81cm×100cm 2002 年

三十五年的春华秋实,浙江画院重视发掘艺术人才,让不同年龄层的画院人才都能具备主人翁意识和认同感,从而有效地聚集在画院这一创作平台上;三十五年的春华秋实,浙江画院面对当代中国画在新艺术媒介冲击下的紧迫使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门办院、资源共享”的画院发展思路。一方面,鲜明提出“学术立院”的办院宗旨,完善浙江画院在学术层面上的构建;另一方面,重视中国传统书画等民族文化瑰宝在新时期继承创新的问题,在坚持“传承经典,继往开来”的基础上,对老、中、青画师的年龄结构和画种配比进行有步骤的调整,在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上,探索了一条集创作、研究、培养于一体的画院人才队伍建设道路,通过研究员和学员制度,将更多在艺术上有朝气的年轻人吸纳到画院的大家庭中,打破了类似机构之间潜在的不良竞争,同一人才可以在不同的机构下同步培养,成为国内业界人才机制的一种开创性模式。这些探索成果,通过这次“画院创研员和学员成果展”,让最近十年浙江画院开门办院、资源共享的理念有了形象的表现,让“开放式”办院所做的开拓和创新,通过艺术创造得到实践的论证,同时为画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新的可能,也让画院人才梯队建设多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储备库。

三十五年的春华秋实,浙江画院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人民、回报社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画院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先后开展“走进嘉兴”“走进丽水”“走进湘西”“走进太行”“走进绍兴”等“走进”系列采风创研活动,充分彰显了全体画师“感恩人民、回报社会”的砥砺践行。同时,浙江画院秉承社会责任感,坚持不懈地组织专职画师参加文化下乡、拥军爱民、文化惠民、美术进校园等多种社会文化服务活动,将自身的学术成果向社会开放、共享,使社会公众多层面地感受艺术的魅力,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中寻求高度自信。这次“走进浙江越剧团”的展览,就是浙江画院近十年来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一个缩影。同期出版的《伟哉!中华——浙江画院三十五周年作品集》《走进浙江越剧团画院采风集》,都是接受人民检阅的一份文化厚礼,也是献礼祖国七十年华诞的一片赤诚之心。

文章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网址: http://www.zgjxyxjyzz.cn/qikandaodu/2021/0708/864.html



上一篇:口腔科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探
下一篇:杭州浙江画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浙江画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投稿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版面费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