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兴医之路!天津大学正式获批临床医学专业!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9年3月28日,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天津大学正式获批开设临床医学专业(专业代码K)。 据悉,该专业将依托天津大学医学部“刘瑞恒”医科实验班

2019年3月28日,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天津大学正式获批开设临床医学专业(专业代码K)。

据悉,该专业将依托天津大学医学部“刘瑞恒”医科实验班,拟于今年秋季首批招收30名学生,通过精英式和国际化的医教协同培养,全力打造适应“新医科”发展需要的卓越医生。

临床医学专业的获批,标志着天津大学自2017年第十次党代会所开启的兴医之路进入新的发展征程。这对于天津大学全面建立医工、医理、医文相结合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完善

“强工、厚理、振文、兴医”

的整体学科发展格局,提升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天津市乃至京津冀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端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都具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临床医学教育担负着为卫生健康行业培养输送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 天津大学将牢牢把握健康中国2030战略,继续坚持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为指导, 抓住实施教育强国和推动医教协同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致力建设好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

的临床医学专业。

为了主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方向、前瞻性布局新兴医学教育改革,天津大学医学部将立足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结构,在实施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聚焦医工、医理、医文的

跨领域交叉融合

,创新发展和建设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善于运用工程技术与理论原理进行临床医学实践和创新性研究的复合型临床医学高端人才,为我国健康医疗事业发展增添创新动力。

天津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

表示,医学部已先后与天津医院、海河医院、儿童医院、环湖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胸科医院等多家临床单位建立良好的附属共建与协同联动机制,将携手创办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共同探索医-教-研融合的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教育与就业、课堂理论教育和实习实训基地无缝连接,为天津乃至我国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路径参考和坚强保障。

天津大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和理工科优势的强大根基,前期已在临床医学及医工结合领域建立起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根据2019年最新发布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数据,天津大学工程领域排名雄居世界前50强,临床医学已逼近

全球前1%行列

。此外,医学部通过与一批国内外顶尖高校合作办学,对接世界一流智力资源,吸引海内外杰出医学人才,串联高校与医院成立医教联合体,为临床医学专业提供了发展沃土。

天津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医学部执行主任明东

表示,新设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将以培养未来医学领袖为使命,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构建符合“新医科”发展需求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结构与布局,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医学部大楼

天津大学医学部坐落在卫津路校区,规划于旭东路两侧沿线区域建设医学板块,未来形成一个囊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智能医学、转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方向,包含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应急救援学院等教学单位,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灾难医学研究院等新型科研机构,以及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等临床基地的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医学办学格局。

文章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网址: http://www.zgjxyxjyzz.cn/zonghexinwen/2020/0915/528.html



上一篇: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 “内分泌代谢疾病最新进展
下一篇:昌宁:“农耕医学”回归寻常百姓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投稿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版面费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