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宁可饿着,也别乱给孩子吃这几种东西,会影响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在养育孩子的这条路上,“吃”是贯彻始终的一件事。 自从给宝宝添加辅食那一刻起直至漫长的一段岁月内,妈妈们每天都会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在养育孩子的这条路上,“吃”是贯彻始终的一件事。

自从给宝宝添加辅食那一刻起直至漫长的一段岁月内,妈妈们每天都会面临着“吃什么、怎么吃、吃什么好”问题三连击。

嗯,这届妈妈的排除法用得不错,知道哪些不能吃,就能避雷啦。

芽芽妈家也有宝宝,就以芽芽当年吃辅食的经历,来和妈妈们说说哪些是辅食黑名单吧。

1

果汁

2017年5月22日,美国儿科学会发布了关于婴幼儿饮用果汁的最新指南,指南指出,1岁以下宝宝不能食用果汁。

6个月以内的婴儿,母乳或婴儿配方奶中的水分足以满足液体需要。更不需要包括纯果汁在内的打着各种名义的乱七八糟的饮品来帮倒忙。

1岁以上的幼儿及儿童,100%的纯果汁(经过灭菌的)可以作为孩子们健康膳食的一小部分。尽管如此,还是建议尽量吃完整的水果,因为:完整水果的营养价值>纯果汁。

对于宝宝而言,喝鲜榨果汁会产生哪些影响吗?

第一,果汁过甜,可能会造成宝宝以后不爱喝白水;

第二,它含糖量过高,可能会造成宝宝龋齿;

第三,果汁喝多了以后易占肚子,影响奶和其它辅食的摄入。

2

各种腌制食品

说到腌制食品,妈妈们想到的可能是咸肉、咸鱼、咸菜这些。

还不止这些哦,榨菜、豆瓣酱以及各种蜜饯类都是腌制食品。

为什么这类食品不能让孩子吃呢?

原因有二:

一是腌制品含盐量太高,高盐饮食易诱发高血压病;

二是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和黄曲霉素、苯丙芘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

3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在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主要有4种来源:

1.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如牛羊的脂肪与奶制品,一般含量相对较低,爱喝奶制品的也不用担心。

2.食用油脂的氢化产品:人造奶油、起酥油、人造黄油……这些脂肪不仅造价更加便宜,做出来的食品口感也更加酥松、味美,深受食品界的喜爱。

3.植物油精炼工艺

4.反复使用的煎炸油:早点摊的油条、煎炸饼等,都会产生反式脂肪酸,随着加热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就越多。

目前,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反式脂肪没有任何已知的健康效益。

1.容易发胖,它让人长胖的能力可是正常脂肪的7倍之多。

2.干扰必需脂肪酸的利用,并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影响记忆力,并促进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3.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

4.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易导致血栓形成。

5.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强力促进糖尿病的发生。

4

汞含量高的鱼类、海鲜类

有些鱼类尤其是海鱼含有较高含量的汞,食用这种鱼会影响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选择鱼肉作为辅食时,要避免选择体型较大的或汞含量特别高的鱼类,如剑鱼、罗非鱼、鲶鱼、吞拿鱼等。

螃蟹、虾等带壳类海鲜最容易引发婴儿的过敏症,千万不要给1岁以下宝宝吃。

5

蜂蜜

宝宝便秘,喝点蜂蜜水能通便?

大人喝蜂蜜水有通便的效果,但是对于宝宝来说,可能会带来伤害!

因为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婴儿由于抵抗力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就容易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

所以,一岁以内宝宝不能吃蜂蜜。最好的通便方法是多喝水。

6

坚果

据权威专家介绍,儿童的气管宽度很窄,而支气管的宽度就更窄了。

坚果一直被认为是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之一,除了过敏,还容易在进食过程中造成窒息。

因此,儿童如果呛入坚果是很容易被卡到的,无论形态大小甚至咀嚼程度的差异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儿童气管异物。

文章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网址: http://www.zgjxyxjyzz.cn/zonghexinwen/2020/0916/531.html



上一篇:新闻 | 我校学生荣获2020年(第13届)中国大学生
下一篇:基层糖尿病防控管理专项能力建设项目启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投稿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版面费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